星期日, 8月 15, 2021

[書]我的性格,我決定 (2021.20)

 



keywords:

目標, 熱情, 自省, 回顧, 信心, 主動積極, 具體目標, 期望理論, 不斷修正, 創傷, 自我預言, 強迫機制


筆記

  • 不是找到自己,而是創造自己
  • 不是有熱情才去做,而是先投入,做得出色而得到熱情
  • 性格會改變
  • 目標決定你是誰
    • 阿德勒決定行為的目的論
  • 檢視做的事,想要的結果
  • 信心的建立是種種勇敢的行為,加上專心的投入
  •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 不明確的態度、目標,永遠到不了
  • 沒有目標,沒有動機
  • 全心投入
  • 許件事成就了我,而不是折磨著我
  • 目標應超越自己的能力
  • 限制條件,避免「帕金森定律」
    • 工作會自動填滿所有可用時間

Action

  • 設定目標,十年後的自己,那時的日常、住哪、朋友、互動、技術和能力,目標及使命


星期日, 8月 01, 2021

[書]樂在工作 (2021.19)

 


工作中自有樂境,而樂境來自心中。

Keywords:

筆記:


  1. 態度會感染他人
    1. 熱忱會傳染,,在一個積極有勁的人面前,你很難保持冷漠的態度
    2. 避免與悲觀的人為伍,消極的想法會破壞工作氣氛
  2. 建造大教堂
    1. 老板叫我劈石,堆在一起
    2. 這工作辛苦,但可以養家
    3. 我在蓋大教堂
  3. 積極的自我交談,重溫強化自己的光榮史
  4. 人因夢想而偉大,但要付出不是空想
  5. 成功秘訣
    1. 設定目標
    2. 校正回饋
  6. 保持年輕(Green),就能繼續成長
    1. 一旦成熟,就冊始凋零腐化
  7. 預期勝利
    1. 我當然辦的到,我已經在心裡練習1千次了
    2. 對自己抱最高期許,也盼望別人盡展長才,大都能不負期望
  8. 全力以赴
    1.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2. 能力就像允肉,多加鍛練才能強韌
    3. 能適應才能生存

心得

對工作心態具正面的心靈雞湯,轉換想法,就能享受工作帶來的樂趣

Action

  • 每天花15分鐘獨處,思索如何利用時間,最能達成重視成就
  • 自己的幸福靠自己去創造

星期日, 7月 04, 2021

[書]反智:不願說理的人是偏執,不會說理的人是愚蠢,不敢說理的人是奴隸 (2021.18)

 


 你覺得下面這個三段論,有沒有問題呢?

  前提一:人皆不免一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不免一死。
  結  論:因此,蘇格拉底是人。

  如果你覺得完全沒問題,
  那麼我們把「人」換成「狗」,重寫如下:

  前提一:狗皆不免一死。
  前提二:蘇格拉底不免一死。
  結  論:因此,蘇格拉底是狗。

  看得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嗎?
  我們再舉兩個同樣類型的錯誤推理的案例:

  前提一:巴黎在歐洲。
  前提二:我在歐洲。
  結  論:因此,我在巴黎。

  前提一:共產黨贊成加稅。
  前提二:我的政敵贊成加稅。
  結  論:因此,我的政敵就是共產黨。

keyword:

逆命題,倖存著偏差, 假二分法, 後此謬誤, 稻草人論證, 不可靠的記憶, 證據, 科學, 邏輯

筆記

  • 論證謬誤
    • 稻草人論證
      • 正面反擊對手論點,實際攻擊另一個易擊倒的替代論點(顛倒是非)
  • 要有證據才能相信
    • 意識型態影響判斷
    • 記憶都是重建,多少有扭曲,甚至虛構
  • 科學反思
    • 機率低,但仍有機會,不要亂用,DNA不全然是鐵證
  • 邏輯推論合理性
    • 辛普森悖論
      • 醫院死亡率比郵局高 => 郵局更適合當執行救人的場所
      • 吃冰的人數上升,溺水人數上升 => 吃冰易溺水
  • 分辨科學與假科學 p.345
    • 證據的品質
    • 權威(證據的質與量,非專家或大師)
    • 邏輯
    • 可驗證的主張
    • 證據的整體性
    • 奧坎剃刀
    • 舉證責任
  • 秉持科學的懷疑精神
    • 不是反射性的「我懷疑」,而是討論與理解的過程

心得

書裡提出超多真實事件,令人反省謬誤與偽科導致的荒謬推論
由於主觀判斷易被影響,因此需用科學證據才能客觀反應

有科學的支持,但需要小心其盲點
數據也得確認其樣本是否合理(質)
而機率再小,也是有其機會

除此之外
論證易有謬誤,推論要注意悖論,相關不代表因果,需要合乎邏輯

Action

  • 利用科學懷疑的精神,推論事請的正確性

星期日, 6月 06, 2021

[書]素養小學堂 (2021.17)

 


筆記

  • 如何閱讀、理解文章
    • 直接提取
  • 只讀不寫,無法充分駕馭文字;只寫不讀,文字空洞貧之
  • 提問,產生學習的餓
  • 持續提問,熟能生巧

心得

對象是老師,書的內容在討論如何引導小學生閱讀,如何提問以理解文章

作者教導可藉由提問以增加理解,自己也是不太會問問題,不能透過問題明確知道對方想表達,較嚴重的是認知錯誤,工作上常遇到,事後才發想跟自己想的不一樣

Action Item

  • 以What, How, Why 確認事件context,以做出正確的回應
  • 陪伴小孩讀書,提出問題讓其思考,更要引導提出疑問,自行找資源充實相關知識

星期六, 5月 22, 2021

[書]貝佐斯經濟學 (2021.16)

 


「貝佐斯經濟學」是由AI飛輪驅動,融合以顧客為念、瘋狂創新和長期思維的強效藥。它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商業模式,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型態。


keywords

顧客, 數據, AI, 長期筆記

筆記

  • 焦在顧客,不是競爭對手
  • 快速行動,互相合作,平等
  • 把目光拉在長期數十年和百年,看的度會不同

心得

描述非常細也具體,都是故事描述方式及人物對話
對於想知道產品如何誕生,發展過程,客戶反應有興趣的人,可以讀這本

想知道貝佐斯怎麼做的,我在覺得在給股東的信那本說明較直接,收獲也比較明確,也許是因為描述的文字太多,分散的紮實的學習感,可能工程師讀慣了技術的書,沒開門見山的說出重點,精神就飄走了

Action Item

  1. 運用AI找出顧客喜歡的款式


星期日, 5月 09, 2021

[書]灰階思考 (2021.15)

 


 零到一之間,有無限個數字,
黑與白之間,也有無限的色階。
面對多變的市場,跳脫黑白思維,
才能看見無限大的價值!

keywords

同溫, 恐懼, 貪婪, 冷靜, 質疑, 求證, 多元

筆記

  • 不缺資訊,而是判讀力
  • 質疑是態度, 求證是行動
  • 用應帳單檢視自己
  • 投資者要有堅定的信念,否則無法長期持有
  • 大家不看好時,最能賺取超報酬
    • 股價便宜,下檔有限
    • 等到公司賺錢(風險小,報酬也平淡)
  • 面對大跌,穩如泰山
  • 投資談錢,不談情
  • 莫把雜訊當訊號
  • 持續修正自己
  • 答案不只一種
    • 黑白之間,有無限的色階

Action

  • 每季檢視對帳單
  • 面對大跌,穩如泰山


星期日, 5月 02, 2021

[書] 不當決策 (2021.14)

 



keywords

過度自信, 偏誤, 光環效應, 倖存者偏誤, 群體迷思, 對話, 決策, 流程

筆記

  • 為什麼大部份的研究是偽研究
    • 確認偏誤
      • 事實也許只是偶發事件,或被放大的機率
  • 我只想聽我想相信的故事
    • 如何預防
      • 測試「虛無假設」,應證明藥物無效,而不是有效
  • 什麼時候可以相信直覺
    • 自然決策觀點
      • 可預測,對工作環境熟悉,能輕易察覺細微不同
        • ex. 消防隊, 護士
    • 捷思
      • 策略性質強,不可預測,直覺越沒幫助
        • ex. 抓概數,經濟猜走勢, 直覺一文不值 
  • 樂觀是成功的基石
    • 但不能是危險的
  • 如何防過度自信
    • 或許他是對的
  • 去除自身偏誤通常是徒勞無功
    • 經過度自信測試後,沒人降低自信心
  • 靠合作+流程提升決策品質
    • 品質有嚴格的檢測流程,但重大決策卻沒有謹慎的規範
    • 少分析,多討論,確保多元,衝突的意見被聽到
  • 對話是對抗偏誤的要件

心得

作者利用法官僅聽取監察官說明,未詢問過他人,也未經查證即下判決反諷現實公司決策的過程,其中更利用心理測試證明其判覺易被環境左右。

決策過期需靠多元討論,避開人性偏誤,以找出可能疑點,降低不當決策的機會。


Action Item

  • 下重大決策前,經過團隊討論





星期六, 4月 10, 2021

[書]如何縮時工作 (2021.13)

 



keywords 

高強度, 縮時, 休息, 設計思考, 分心, 干擾, 實驗

筆記

  • 思考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 限制時間
    • 提升專注力
    • 激發更好的做事方法
  • 限縮會議時間為10分
    • 全心投入會議
    • 誰能真正解決問題
    • 非開不可嗎
    • p.s. 不夠再另外訂一個會議
  • 不該加班完成工作
    • 該花時間想方法加速
  • 長時間工作,不如縮時衝刺
    • 因無限長,會時間耗在不重要的地方
  • 一天高強度工作上限六小時
  • 效率殺手 - 干擾
    • 編寫程式,需全神貫注,一被打段得花30~60分重拾專注力

心得

剛讀完有點難體會縮時工作,反讓工作效率更好!?

但經自己實驗縮時限制,真的有感覺到效果,因為限制,就會全神投入,開會前會把該準備的項目準備好,開會直接問問題,也不會想閒聊,只想在趕在時間內完成,更讚的是,有些浪費時間的工作,會開始想著有什麼方法加速

干擾後要重新聚焦得花很長的時間,原本運用蕃切工作法,但有點切太頻繁,實務上有些要跟團隊溝通,也沒辦法切割的很好,心思也易被下一個項目影響,書中介紹flocc公司切出紅(專注)/綠(休)/琥珀(雜事)三個時段,簡單切割,讓大家能有自己專注及雜事時間,避免互相影響,效果相當好,真的覺得週休三日是可行的

Action Item

  • 會議時間預設10分鐘
    • 後記:這個讚,真心推薦試試
  • 空出專注做事時段
    • 後記:這個讚+1,真心推薦試試

星期三, 3月 24, 2021

[書]潛意識正在控制你的行為 (2021.12)

 



keywords

不理性, 環境因子, 意識, 預感, 記憶扭曲, 社交行為, 中上效應

筆記

  • 人不理性
    • 爆米花實驗
      • 容器影響吃多少,不是口味
  • 大腦會視情境自動修補以解釋或合理化行為, ex. 外觀, 膚色, 當下情境 
  • 感受其實是人造的,潛意識把真實數據加加工後的結果
  • 記得未發生過的事
    • 只記重點,細節全靠想像填補
    • 看到跟聽的已失真
    • 常創造出我們想相信的記憶,實驗:畫出一分硬幣比對
  • 植入假記憶易如反掌, 熱氣球實驗
  • 人類愛分類,因分類讓人快速反應
    • 看到老虎要跑
  • 內團體,一種身份認證
    • 有些人願意花錢交換, ex,高級俱樂部, 名車
  • 利用共同目標/敵人融合不同團體的不合
  • 身體平靜,心情也會平靜
  • 下定決心,什麼目標都能達成
  • 關係到自己就不會客觀
    • 找理由支持論點,合理化

心得

書中提及多種實驗證實不理性,被影響都不知道
而自己還真發生過記得未發生事,有點嚇到,原來被潛意識影響,真的挺可怕的

Action

判斷重大事情應多方聽取意見,避免自己看到自己想看的証據


星期五, 3月 19, 2021

[書]零錯誤決策:快速提升企業與個人競爭力 (2021.11)

 



避免犯錯,才是應對危機的最佳方法

keywords: 大數據, 反向網, 正向突破, 避免錯誤, 複製成功, 防護網, 無決策, 過度自信, 無知, SWOT,事件樹, 決策樹, 停損

筆記

  1. 直接面對問題,利用BOOST, CLIFF避免錯誤
  2. 不相信真的資訊,不知道意義,不會判斷
  3. 沒消息就是好消息,但不代表真的沒問題
  4. 驗證事件邏輯是否點理 p.144
    1. 事件發生有其前兆及必然的結果及後續事件
      ex.判斷危脅解除合約,必然要找其它廠商,未見其行為則不合邏輯,假的!
  5. FACT找Root cause
    1. 從不同面向分析資料Frequency, Abnormal, Coincide, Trend,預防分析錯誤
  6. KPI不只用來追蹤,更應該用來分析潛藏的問題
  7. 決策選項應多面向,除數據外,列出選項及SWOT以選擇當下最好的方法
  8. 未來是不確正,預測是過程
    1. 不是專家也能分析情勢,出有根據的決策
  9. 失效率檢視系統/決策品質,以降低風險
  10. 決策本質是變動,非一成不變
  11. 好的決策者有兩個特質
    1. 準備好承認錯誤
    2. 保有彈性
  12. 團隊合作指標GIVE
    1. 共角的目標(goal), 利益/興趣(interests), 價值觀(value), 努力(efforts)
    2. 夫妻/工作夥伴都適合
    3. 共同的價值觀是關鍵
  13. 過度自信是導致錯誤決策的主因

心得

還沒讀之前不相信零錯誤的心態,讀完才覺得真有點「方法」,應該說不可能預知未來,都是try-error摸出來,但作者提供有方向有方法的事前分析,避免錯誤的決策,雖然不可能零錯誤,但發生錯誤還有「事前」計劃好的停損及防護網方法,而不是亡羊補牢

Action Item

  1. 每日一早檢視SWOT, 發展阻礙及弱點,避免錯誤過早或太晚下決策
  2. 睡前5分鐘反省

 

星期日, 3月 07, 2021

[書]後疫情效應 (2021.10)

 



瘟疫肆虐的此刻,札卡瑞亞在這部來得迫切又及時的著作中,預言了後疫情時代的世界本質。疫情對政治、社會、科技、經濟等領域所造成的影響,很可能數年後才會真正顯現,他的論述將幫助我們理解疫後的世界樣貌。

問題

疫情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Keyword

官僚, 制衡導致無法快速推動, 環境, 數據, 專家,數位化,社會性動物,全球化,不平等
無知與科學, 權力, 同理心,

心得

數據科學有效解決問題,不要無知盲從
AI可以快速精準,但需大量數據,因此在疫情初期派不上用場
數位化已是不可逆,要掌握數位工具,因疫情導致遠距工具快速發展,勢必改變工作、社交型態


很少讀社會評論的書籍,抓不到重點在哪 Orz
作者超多引述,讀了不少東西,真強

行為

人類渴望社交,數位化溝通工具應多注意(好像晚了好幾步)

星期一, 3月 01, 2021

[書]貝佐斯寫給股東的信 (2021.9)

 


如果你真心相信正在做正確的事,就要做好被人長期誤解的準備。
  聰明冒險,循序漸進,勇往直前,成功的果實就在那應許之地。

問題

大公司易僵化、官僚,瞭解Amazon歷程,"大公司"如何保持成長,使其成為最大電商,甚至提供AWS等服務

筆記

  • 不願意冒險,就不會成長
  • 成長循環:測試,建造,加速,規模化
    • 測試
      • 鼓勵「成功的失敗」
        • 但要先從小實驗冒險
      • 一個理想產品4個特質 p.92
      • 為了發明,你必須實驗
    • 建造
      • 以客為念,贏得客戶信任,超越期望
    • 加速
      • 速度很重要
      • 單向門,區分第一類、第二類決策
      • 不是容忍愚蠢或重覆的失敗,而是決策有風,後果有時限,傾向行動後調整
      • 六頁敘事體備忘錄 p.179
        • 事先準備資料,會中讀,提高會議效率
    • 規模化
      • 大公司會失去敏捷及勇氣,非前線員工未接觸客戶,透過指標及流程管理易造成官僚
      • 業主與房客不同
        • 跟員工溝通長期,短期目標
      • 限制可以滋生足智多謀,自給自足的發明
      • 聚焦高標準
        • 未致力於高標,就會減緩速度,變成一家Day 2
        • 員工
          • 想成長的人,不是只想要一份工作的人
          • 只找A咖
      • 拒絕代理
        • 不允許「公司規定」藉口,想著如何滿足客戶

心得

過去一直對「客戶永遠是對的」一句挺反感的,覺得有點無腦,貝佐斯指出應為「以客為念」,以滿足客戶,這解釋有聽懂,不過做的更深入,讓客戶超越期望的滿意,像AWS已經是雲端龍頭,仍不斷推出新服務,還是自行調降

學習發生失敗的過程,從失敗中學習,鼓勵員工改善工作效率並分享,解決方案大多來至第一線

透過書裡可以瞭解貝佐斯的管理Amazon的思維,也能感受Amazon文化及高效的作事效率,聚焦高標準,避免陷入Day 2企業 ,經營企業該多翻幾次(其實是讀第二次了 XD)

行動

  • 舉辦團隊改善小實驗
  • 評量影響客戶滿意度的行為指標


星期日, 2月 21, 2021

[書]商業構想變現 (2021.8)

 


書名:商業構想變現

Testing Business Ideas: A Field Guide for Rapid Experimentation

創業猶如一場機會成本超級高的賭注,全球企業顧問布蘭德與世界第七名的Thinker50企業思想家奧斯瓦爾德提供一套有效的方法,幫創業者從0開始打下穩固的基礎,一步一步用最少的時間與成本反覆嘗試,找到對的客層與市場,打造穩定獲利的商業模式。


閱讀目的

實做非常花成本,學習如何探索與測試Business Idea

筆記

  • 願景不過是幻想,第一要務是降低風險及不確定性
  • 瓶徑永遠卡在領導層
  • 假設,試著反駁自己的假設,而不是證明
  • 實驗是為附件不確定性及風險的方法
  • 要產出構想,一點都不是問題
  • 不管你的理論多漂亮,或是你有多聰明,如果實驗不能證明,那就一概不成立

心得

  • 書裡介紹很多方法,過去讀過類似工具書的書籍,由於沒有情境,不容易內化成自己可以適用的情境,這本除了說明情境,還先說為何需要做及應注意的心態,可以感覺作者滿滿的實戰經驗
  • 敏捷開發上,學了很多「Deliver」的技巧,一直想補「Discover」這一塊,這本書腦補很大一塊,也同書裡提到的一句名言「不覺得去年的自己丟臉的人,大概學習不夠多」,完全被戳中,真的很多技巧不會,也沒聽過,更覺得自己在石器時代,但這些都還好,而是會善用證據學習改善,真該檢討

行動

  • 加強學習迴圈
    • 每週學習 p.76
      • 討論如何解讀證據並付諸行動
    • 雙週回顧 p.78
      • 聊聊如何改進工作方式,停止反省,就是停止學習與進步
    • 每月與stakeholder檢討
      • 轉向、堅持或是放棄構想

 

星期二, 2月 16, 2021

[書]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2021.7)

 


書名:致富心態: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

目的

對金錢有正確的態度,才能對每一個決策做出適當的反應,避免錯誤的理財行為

筆記

  • 聰明, 會賺錢與理財無關
  • 每人成長背景不同,理財思維落差大
  • 運氣與風險只有有一線之隔
  • 複利
    • 需要時間,趁年輕早準備
    • 首要原則,沒必要不要打斷它
  • 尖棒刺穿治療
    • 當你絕望,需要解決方法,你就會相信
  • 世事不如表現一樣好壞
    • 謙卑評斷自己及他人,尊重運氣與風險
  • 少一點自我,多一點財富
    • 壓抑購物的衝動,以在未來擁有更多東西或選項
  • 投資最有效果的就是增加投資時間
    • 小錢日益茁壯,大錯誤消弭於無形
  • 有一半的事情出錯也沒關係
    • 因為極小的部份會產生極大的結果
  • 看對或看錯並不重要
    • 重要的是你看對時賺了多少錢
    • 看錯時又賠了多少錢

心得

  • 看對或看錯並不重要
    • 索羅斯這句說的真好,但要怎麼做,還得想想
  • 複利最重要的是時間
    • 畢竟不是定存,再投入比想像中難
  • 批評事務不如表面上簡單
    • 的確,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 謙遜看待

行動

  • 不要輕易評斷事務!
  • 存錢就對了!
  • 趕快投資,並且不要打斷它!

星期日, 2月 14, 2021

[書]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 (2021.6)


書名: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

成功的人是把失敗經驗寫在筆記本,然後重新出發;

成長的人是積極改變工作習慣,善用筆記本樂趣無窮;

成就夢想的人是不怕競爭,勇於實踐學習進度。


目的

學習過程,經常學完就忘,想透過筆記記重點,事後也不太會翻筆記,真要找也不知道放哪了,學習別人如何靠筆記錄學習

心得

  • 記事記事本
    • 利用可黏貼筆記本,隨時記下想法,或整理思緒,事後可輕易整理回主筆記本
  • 抄筆記沒意義, 要能內化吸收才是真正有用
    • 重點留給別人整理
    • 想想學到什麼,如何運用在自身的狀況
行動

  • 讀書/研討會
    • 先寫下
      • 「目的/帶回什麼東西」,確認目標以聚焦
    • 過程中
      • 想著自己會怎麼做,以融入作者的思維
    • 後寫下
      • 「心得」,「行動」,以實際內化及運用
  • 提升會議價值
    • 開始前,先寫「決定內容為何」
    • 會議中,邊聽邊寫出自己「預想」
    • 結整後,再把最終的「結果」上 


筆記

  1. 利用筆記本累績自我固有經驗
    1. 利用電腦、手機數位工具記錄,完成時間間長,毫無效率
    2. 企畫或思緒未整理完善時,透過手寫可以幫出整理
  2. 透過記錄,能讓問題「顯現化」找出改善之處
  3. 避免遺忘而記錄,以無壓全心著眼於當下,才是工作效率最頂級表現
  4. 工作上運用三種筆記本
    1. 記事筆記本 - 臨時想法或交辦任務
      1. 會議中聽到的名詞,關鍵數字、情報
      2. 利用便利貼,以便隨時貼回母艦
    2. 母艦筆記本 - 情報基地
      1. 直接將記事筆記本貼回
      2. 每兩頁為一個主題,以一覽無遺
      3. 填入日期時間,以免想不起何時
    3. 行程筆記本 - 進度管理
      1. 與母艦配合,隨時掌握交付日期及進度
  5. 企劃筆記本
    1. 用途:自我經驗的價值回憶,發生什麼問題?下次如何改善?關鍵為何?
    2. 運用PDCA
      1. 左上「記事」
      2. 左下「預想」
      3. 右上「實行」
      4. 右下「結果」
  6. 康爾爾筆記法
  7. 提升會議價值 p.83
    • 增加自己參與度及培養預測未來的能力
      • 開始前,先寫「決定內容為何」
      • 會議中,邊聽邊寫出自己「預想」
        • What, Who, When(期限)
      • 結束後,再把最終的「結果」補上 


星期二, 2月 09, 2021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2021.5)

 



書名:未來在等待的人才
知識不在再是力量,感性才是力量。今後全世界渴望的人材,需要六種感性能力


心得

  • 富裕時代,從實用到美感
    • 滿足使用的產品、服務,已不夠,要好看、獨特、令人感動
    • ex. 把汽車當工藝,重點已不在馬力,而是外型、內裝
  • 知識工作者普遍,滿街工程師,需全腦思維提升
    • UI/UX開始被重視
  • 機器診斷比醫生精確,但未細心觀察,連診斷的機會都沒有
    • 機器在同理心部很「自閉」
筆記
  • 不只功能,還重設計
    • 工具也應藝術化
    • 美觀很重要,好看的東西比較好用
    • 練習:隨手計下好或不好的設計,深入體會設計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 不只論點,還說故事
    • 人腦適合理解故事,多練習用故事說明
    • 紅酒標籤上的小故事
      • 比較能打動人
    • 練習:拿出錄音機,找親友錄下一段回憶
  • 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
    • 綜觀全局的能力,辦認關係、模式
    • 跳脫常規思考
    • 發明輪子的像伙是笨蛋,發明其他三個輪子的人才是天才
    • 練習:交響樂,整合不同樂器
  • 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同理心)
    • 領導力就是同理心。有領導力的人能揣想他人感受,激起共鳴、激勵人力,並賦予他人生命意義
  • 不只能正經,還能玩樂
    • 輕鬆玩樂的態度,是所有創意人士的共同特徵
  • 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 人生在世是為了尋找意義,而非樂趣,除非是了意義的樂趣


星期日, 1月 31, 2021

[書] What's Your Problem? (2021.4)

 


書名:你問對問題了嗎?

彼得.杜拉克:

「最危險的,不是提出錯誤的答案,而是提出錯誤的問題;

最需要的,不是提出正確的答案,而是提出正確的問題。」


心得

  • 常聽到創意解決方法,不曉得怎麼想出來的,跳出框架很常聽,但真要做到很困難,作者提供幾個思維及技巧,真的滿容易就有不同想法冒出來;
  • 重組問題框架,應該成為一種思考習慣
  • 除此外,有解法還不夠,有時對方不一定會接受,其實是有背後的原因,要試著找出,以及組織抗拒改變,如何推行都有涉略,滿不錯的一本書。
  • 結語也滿好的
    • 切勿過度迷戀自己所提的理論,會無視缺點

p.s. 小插圖簡潔,但很到位的,一看就懂


重點截錄

  • 問對問題
    • 電梯慢 => 換電梯需大筆費用,也不一定能換
      • 重新思考:速度真的是該在意的重點嗎?
      • 放個鏡子/音樂,乘客就不自覺了
  • 問題新觀點
    • 方法
      • 深入框架
        • 過去忽略的因素
          • 收容所案例:收容動物的人不夠多,實為「管道問題」,因無預算廣告,沒人知道,改推出「狗狗交友app」
      • 打破框架
    • 避免解決錯的問題
    • 創新解決方案
      • 問題不一定只能這樣解
      • 更好的決定
        • 找出更多選項,以是非題作答,做出壞決定的機率有一半以上
          • 緩一緩也是選項之一
  • 如何重新思考目標
    • 多繞一圈 p.41
      • 觀點
        • 看診,症狀看起來像,再安排檢查,正確才進行
      • 方法
        • 建立框架
        • 重組問題框架
        • 前進
  • 為問題建立框架
    • 我們想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 問題的類型、痛點、目標、解決方案
    • 檢視問題
      • 陳述是否真實, ex. 電梯真的慢?專案只能從預算找錢?
      • 問題本身是否自我設限
      • 預設解決方案, ex.缺乏知識,因此飲食不健康
    • 俱樂部供應食物,需額外人力及繁雜的行政程序
      • 運用餐車,省去人力及行政規範
    • 別太早專注於細節
      • 會失在細節中,先見林再見樹
  • 跳出框架
    • 如何看出問題盲點
      • 紐約-利哈佛航運問題
        • 策略:別急著投入,先跳出框架
          • 跳出自己的專業(先把鎚子放下)
          • 檢視更早發生了什麼事
          • 尋找隱藏原因
            • 棉花糖實驗真正原因
          • 尋找情境當中不明顯的面向 p.86
            • 三個燈泡問題
            • 迪士尼停車問題
    • 重新思考目標
      • 看清楚更高層次的目標
        • 升遷是為了更高層次的目標,讓小孩上大學
          • 反推升遷只是一種手段,可找出更多方法
        • 挑戰目前的邏輯
          • 有了A,一定得到B?
        • 思考有沒有其他方式能達成重要目標
          • 擺脫可怕的上司
        • 再明顯的目標,也是要提出質疑
          • 霍金,超過某程度,再加反成壞事
    • 檢視亮點
      • 策略
        • 什麼時候、情況或場所中,問題嚴重程度較低
        • 正向例外
          • 是否曾解決過這類問題
            • ex.有一次客訴反得高評價,因處理態度好
          • 誰是群體中的正向異數
            • 普遍不佳,但有位不錯
            • 說服不識字父母讓小孩上線
              • 學會就可以幫忙算帳,填表格
          • 還有誰會處理這類問題
  • 照照鏡子
    • 遇到問題、阻礙
      • 視是否為自己的問題或可改善的地方
      • 提什麼都被打槍
        • 重新思考提案方式
      • 同事做事草率,錯誤百出,甚至遲交
        • 表格是否需簡化,流程是否可以改善
      • 員工不擅長彼此合作
        • 身為領導者,做什麼事能促進合作
      • 公司推行的軟體不好用
        • 因為不納入績效考核
  • 以他人觀點思考
    • 放下自己的觀點,先專注在了解他們的想法
      • 別人怎麼看我
        • 技巧:直接問,可能不會直白說,可問
      • 停車收費表
        • 從real user出發,自己用一次
    • 一定要有一支影片可以瘋傳
      • 堅持可能有背後的原因,找出來才懂
  • 前進
    • 如何測試問題(解決方案)
      • 觀念
        • 不要想著證實,反而要設法證明有問題
      • 想開冰淇淋店,直接問在地店主就知道
      • 實地測試
  • 克服阻力
    • 找出問題的未知原因
      • 聽出話語背後的真意
    • 如何克服孤島思維
      • 傾聽外部人士(ex. 資深員工)
        • ex. 員工,非技能問題,而是忠誠度不足,不想學
  • 抗拒改變
    • 不同情境用不同的解法,大部份都是對方有其堅持,找到真正的原因就能解
  • 結語
    • 確認偏誤
      • 切勿過度迷戀自己所提的理論
      • 會無視缺點



星期六, 1月 16, 2021

[書]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2 (2021.3)

 


書名: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2

揭開善良者保護不了自己的心理真相,
剖析「展現鋒芒」與「變成壞人」的區別,
你當做個內心柔軟、作風有原則的好人!

筆記

  • 總是當貴人,如何不吃虧
  • 無底限的善良,盲目的原諒
    • 不能被惡利用
  • 盲目的善良
    • 原諒小惡,反讓對方犯下更大的錯誤,也許當時懲戒是幫他
  • 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
  • 飯吃七分飽,對人七分好
  • 得寸進尺,不能再讓
    • 如何化干戈為玉帛才是本事
  • 得志時考驗自己,失意時考驗朋肴
  • 事在人為,不去做,一定沒一件事能如願
  • 跑的贏獅子才能生存,跑不贏怪獅子兇狠
心得

一開始看不太懂,只覺得作者有點反社會人格了,可能是人生過的很悲慘,總是被欺負,後來想想每個人個性、經歷不同,的確有可能在不同階段經歷相同的事件

人性的貪與懶會把對方的善良濫用,書裡提及「愛心饅頭」,停止發送後,引來非議,為什麼沒有感恩反被咒罵,這是因為「邊際效應」,快餓死了第一個感激,之後就遞減,最後會覺得為什麼不送衣服,不送錢,覺得這些人只是在做秀,要注意「小善」反而釀禍。

最後不要把自己當受害者自怨自艾,跑不贏不要怪獅子兇狠

星期二, 1月 05, 2021

[書] OKR:做最重要的事 (2021.2)

 



OKR:做最重要的事

Measure What Matters: How Google, Bono, and the Gates Foundation Rock the World with OKRs


什麼是OKR?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前者代表你想達成「什麼」,後者則是你該「如何」達成


關鍵字

執行, 目標設定, 關鍵結果, 團隊激勵,共通語言, 優先要務, 團隊合作, 當責, 激發潛能, 持續改善, 文化, 可測量, 公開目標

重點

  1. 只靠目標缺乏熱情,瞭解自己的目標與公司使命的關係
  2. 明確的期限能強化專注力與投入程度
  3. KR應簡潔,明確並且可測量
    1. 要全公司瞭解,要簡單、明暸
  4. 少即是多,KR太多會失焦
  5. 目標公開透明,確保所有團隊專注在重點項目
    1. 表現突出的團隊,可以深入探究
    2. 表現不濟的團隊,更應該加以瞭解
  6. 跨職能(部門)協調
    1. 目標設定方法,可以凌駕於組織架構之上
    2. 透過OKR,可以讓全公司知道共同的目標及該努力配合的項目

心得

  1. OKR與OGSM的不同
    1. OGSM多了plan,要先與部屬討論如何達到目標
      • 不過與主管討論易淪為一言堂,之後沒彈性調整
    2. 而OKR只給目標及要看到的關鍵結果,其他讓員工自由發揮
    3. 哪個好?
      1. 個人覺得看工作型態適用不同情境
      2. OKR應該比較適合員工需要獨立思考,臨場反應以達標
      3. 而OGSM適用討論出做法及讓管理層可以追蹤進度
  2. 知道目標及要看的關鍵結果,簡單明確
    1. 容易聚焦,把精力放在真正有幫助的地方

星期五, 1月 01, 2021

[書] 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OKR做不到的,OGSM一頁企畫書精準達成!(2021.1)

 




書名:OGSM打造高敏捷團隊:OKR做不到的,OGSM一頁企畫書精準達成!
作者:張敏敏


只要一張表就能讓全公司上下,從總經理到第一線基礎員工同步撰寫、閱讀、使用,表格中的每位負責人、單位中的每一份子,都能因為這簡單的一頁紙, 明白「哪件是最重要的事」,每個人都能對工作有貢獻。

Keywords

激勵, 願景領導, 對話溝通, 資源取捨, 擁抱改變, 為何而戰, 表格溝通, 一頁企劃書, 跨部門溝通, 執行力, 工作監督, 參與式設計, 聚焦目標

重點整理

  1. 職場最痛苦的事 - 執行力
    1. 跨部門或部屬配合度低
    2. 問題在未有共同目標或未能激發熱情
  2. 透過OGSM
    1. 溝通目標達共識
      1. 在願景的指導下,將理想轉為可執行的具體行為
    2. 激發員工心渴望、成就、自發
  3. 簡單工具
    1. 變格關鍵
      1. 敏捷,易行執行力(ex.繁複的表格)
    2. 一頁企劃書聚焦目標,一目瞭然,才容易執行
  4. OGSM
    1. Objective(最終目的, 願景)
      1. 讓願工願意追隨,形成共識,朝同一方向努力
      2. 缺乏理想,會減少熱情
    2. Goal(明確目標)
      1. 願景淪為標語
        1. Goal是承上啟下的關鍵元素
        2. 清楚,執行力才會強
    3. Strategy(策略) 
      1. 資源選擇(人,錢,時間)
        1. 時間固定,做了一件事,就會排擠掉另一件
        2. 資源取捨是關鍵
      2. 如何寫 p.104
    4. Measure(檢核)
      1. 檢核選定的資源能夠被使用徹底
      2. Dashboard
        1. 檢查站,麵包屑
        2. 透過參與式設計取得共有感
          1. 管理層要看的指標
          2. 第一線協助定義適合指標
        3. 從策略取關鍵字當指標
      3. Plan(具體行動)
        1. 依每個D小項指定負責人/單位,時間、工作項目
        2. 定期檢視是否照著小目標走
  5. 無法衡量,無法達標,無法管理
    1. OGSM設計要符合 SMART原則
  6. 其他工具比較
    1. OKR
      1. 有目標,但缺乏如何執行,達到
        1. 沒有策略,下層不知如何配合
  7. OGSM緊密連結長期景、策略和具體目標
    1. O:理想境界 => G:具體目標 => S:如何使用資源 =>M: 指標

心得

  1. 要與員工取得共識,理解理念,才會激發熱情當責
  2. 一頁企劃書,簡單明確指出
    1. 目的,  取得全體共識
    2. 目標,  具體的目標
    3. 策略, 如何達成的計劃
    4. 檢核, 依每個計劃設定小目標,指出人事地物時,還能當成狀態追蹤

p.s. 一年之計在於春,2021的第一本書就挑這本,非常適合